只要在夷州岛开荒出千亩土地,每年就能赚上万贯,而且开荒千亩土地的投资很小,只需要雇佣百人,花上一年时间就足够了。
这些商人,雇佣的百姓数量比起朝廷裁撤的厢军士兵数量只多不少。
在张青峰来到夷州岛的第三年,夷州岛上的汉人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之巨。
其中除了有十五万是厢军士兵以及家属之外,其他的都是自发移民,以及来这边投资的商人地主雇佣的长工。
与此同时,张青峰还让大宋日报在报纸上长篇累牍的报道夷州岛上的开发情况。
听说去夷州岛上开荒后每人最多可得一百亩田地,一家最多可得五百亩土地后,很多人纷纷前往夷州岛开荒。
这也是夷州岛上自发移民的人数那么多的原因。
二十五万人开荒夷州岛,短短时间,夷州岛南部沿海一些有河流的地方,全部被开垦成了良田。
远离河道的很多地方,也被开垦成了旱地。
在这些土地上,除了种植粮食大豆之外,很多人也种植了棉花,桑,麻,等经济作物。
为了把这些粮食和经济作物运出去,张青峰还联合很多大商人在各个地方投资修建了很多港口。
到了现在,每天至少有数百艘船往返与泉州和夷州岛之间。
在两者之间的很多小岛,也成为了船只停靠和补给的地方,价值爆涨。
田家二叔当了泉州通判后,确实也给张青峰带来了很多方便。
他像州府上报的很多要求,基本上都得到了同意。
在张青锋开发夷州岛的第三年。
也就是公元1205年,大宋改年
第125章:吴曦(2/3)